利用Arduino實現DIY伺服相機雲台

目錄

  1. 水平相機支架簡介
  2. 裝置規格
  3. 3D列印安裝零件
  4. 編寫程式
  5. 測試!

diy camera gimbal

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構建了一個伺服控制的無線照明切換。今天,我們打算更上一層樓,嘗試創建一個水平相機支架或雲台。如果您還沒有準備好,請隨時查閱我們的第一個相機雲台項目:第1部分第2部分

今天的電子食譜

預計完成時間:60分鐘

所需零件:

1. 水平相機支架簡介

水平相機支架,通常稱為“穩定器”或“雲台”,過去僅用於高預算生產環境。由於無人機業界的繁榮和新興消費技術,現在利用配備雲台的無人機拍攝高品質的視訊已經非常普遍——用無人機或智慧手機都可以。市面上易於操作的相關消費產品有很多種。其中一些產品採用無刷馬達進行主觀視角拍攝(噪音、速度等)。

diy camera gimbal

圖 1. 穩定器

我一直想親手製作一個這樣的裝置。上次,我挑戰自己,構建了一個這種裝置,具體內容請參見這篇文章,但是結果卻並不理想……

 

該裝置有其自身的魅力……但是如果無法作為穩定器使用,那麼也毫無用處。我回顧了之前的專案,發現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。最大的問題就是我選擇的伺服馬達。之前的馬達功率不夠。其扭矩不足以操作智慧手機。

出於這個原因,在繼續其他工作之前我想先關注一下裝置規格選型。

 

2. 裝置規格

首先,我們來看一下伺服馬達。雖然之前使用的伺服馬達SG90價格便宜且易於使用,但是顯然其扭矩不夠。因此,這次我們使用MG996R伺服馬達,其扭矩幾乎是之前馬達的5倍,可能動作會略微延遲/減慢。

diy camera gimbal

另外,其他零件基本就是Arduino和加速度計,所以設定幾乎與上次相同。由於新伺服馬達較大,我用合適器為其供電。電路接線也是相同的。

diy camera gimbal

diy camera gimbal

3. 3D 列印安裝零件

對於支架的零件,您可以使用上次的木材和金屬配件。但這一次,我想利用3D列印來製作各個零件。這次我準備的三腳架帶有螺絲孔,即使伺服馬達較大,也可以保持穩定。我設計的小三腳架具有方向性,而且可以單手操作。

diy camera gimbal

這是我3D列印的零件。組裝後的樣子如下所示:

diy camera gimbal

請注意,如果使用ABS樹脂進行3D列印,那麼材料固化時會發生收縮。我列印零件時發現了這個問題。我注意到零件產生輕微變形,組裝時螺釘很難擰入。經過多次試驗和錯誤後,我決定分別列印安裝在伺服馬達上的零件。您可以在這裡下載適用於該支架的3D模型:https://github.com/DevicePlus/ServoGimbal

diy camera gimbal

三腳架組裝如下所示:

diy camera gimbal

diy camera gimbal

至於外殼,這取決於您的相機類型等因素。此外,您還可以根據您的手機類型改進/更改零件的整體設計。

 

4. 編寫程式

對於程式,我們有必要進行校準。首先將加速度感測器傾斜180度,並根據輸出值調整伺服馬達的傾斜度。所以我們稍微改進了第17個程式並進行了校準。讓我們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輸出數位。

首先需要將加速度計傾斜180度,並根據輸出值調整伺服馬達的傾斜度來校準加速度計。讓我們稍微修改一下第1部分中的程式,以易於理解的方式輸出校準值。

 

diy camera gimbal

diy camera gimbal

運行此程式後,啟動串口監視器,然後將感測器分別在X和Y方向-90度到90度之間傾斜,並確認輸出值。將輸出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除以180度,獲得的數值為加速度計傾斜值/度,這樣可以與伺服馬達的操作同步。

diy camera gimbal

串口監視器上的數值在啟動伺服馬達的程式中有所反應。

 


5. 測試!

這次我們有了足夠的功率,但是支架的運動仍然很有趣……

在上面的視訊中,用手握住裝置時,加速度計可以捕獲最輕微的搖動。即使感測器軸對齊,也會出現到一些不同角度的意外運動。解決這個問題對於平滑旋轉和未來改進來說至關重要。

運動(或搖動)與相機(或智慧型手機)的重量成比例。如果物體小而輕,行動就相對輕微;但是如果放置像智慧手機那樣較重的物體,搖晃就會很嚴重。還應該改進該程式以提高性能並提高可靠性。

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創建一個像下面的產品一樣穩定的雲台:

似乎很多人都嘗試用無人機這樣做。有些無人機可以保持穩定的姿態,所以該裝置可能更適合無人機。

 

今天,我們重新製作了第1部分第2部分構建的水平相機雲台。我們對雲台的機械設計進行了一些改進,但是隨著專案的進一步推進,我們發現了更多的挑戰。我們仍然無法順利控制雲台。現在,該裝置只能說仍處於測試階段,但是我們不會善罷甘休。我們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新解決這個問題,並使其成為一個功能正常的裝置。